很多人都想知道关于最新通报新增491例!和一些3月26日疫情统计表的相关话题,那么下面让小编来大家分享一下吧!
2023年7月1日至31日,中国大陆23个省份报告新增猴痘确诊病例491例,其中广东报告115例,北京报告81例,四川报告49例,浙江报告40例,湖南报告40例。33例,江苏报告31例,上海报告25例,安徽报告19例,天津报告17例,湖北报告17例,河南报告14例,辽宁报告12例,山东报告12例,吉林报告9例,报告云南报告4例,陕西报告2例,福建报告2例,重庆报告2例,山西、内蒙古、广西、贵州、青海各报告1例。无重症病例、死亡病例。
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有以下特点一是病例全部为男性,其中明确为男男性行为者963例。其次,通过其他接触方式传播的风险较低。除同性接触者外,没有其他密切接触者被感染。三是主动就诊发现892例,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65例,主动报告主动筛查发现65例。第四,绝大多数病例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
观看更多新闻
猴痘是由猴痘病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性人畜共患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过去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病死率为1-10。自2022年1月以来,全共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超过87万例猴痘病例,其中140例死亡。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3年5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猴痘病主要通过粘膜和受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患病皮肤或粘膜传播。还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灶渗出物、血液等体液等途径传播。或者感染是通过受感染动物的咬伤或抓伤传播的。
感染猴痘病后,潜伏期为5-21天,一般为6-13天。疾病早期可能会出现发烧、头痛、背痛、肌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皮疹和粘膜皮疹通常出现在发烧消退后,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在全身症状之前。皮疹的发生常经历几个阶段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脱落痂。不同形式的皮疹可同时并存,并可伴有明显的瘙痒和疼痛。它可累及口腔和咽喉粘膜、肛门、生殖器、结膜和角膜。
猴痘的病程约为2-4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病程可能更长。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在大多数情况下,症状会自行消失。也可能发生严重疾病和死亡,主要发生在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
7月26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总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并公布了《猴痘防治方案》。
《猴痘防治方案》指出,人群普遍对猴痘病易感,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现阶段,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男男性行为者之间的性接触,男男性行为者是猴痘感染的重点人群。目前普通人群感染猴痘病的风险很小。
按照《猴痘防治方案》相关规定,根据病例不同情况实施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家庭隔离治疗。各地发现疑似、确诊猴痘病例时,应及时转运至医疗机构隔离治疗。若病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且皮损已结痂,可转入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结痂自然脱落、缓解。居家隔离。
对病情轻、有条件居家隔离治疗的确诊病例,经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联合评估后,可直接居家隔离治疗。
确诊病例居家隔离治疗期间,为保护家人健康,防止疫情扩散,应居住在单人房间,避免与家人皮肤、粘膜直接接触,对污染物品进行消,除非必要,不要外出。穿长衣长裤,佩戴外科口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避免直接接触他人皮肤或粘膜。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定点医疗机构安排专人上门或电话回访,为病例提供健康咨询和医疗指导。
对于最新通报新增491例!和3月26日疫情统计表的一些相关话题,本文已经做出了详细的解,希望各位喜欢。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