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财说新冠疫情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与对策

对于网友想知道的云顶财说新冠疫情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与对策和公司新冠疫情应急处置措施的话题,本文有详细的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云鼎财经|新冠疫情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编者注

突如其来的COVID-19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成为广大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题。本文将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从企业整体和业务层面分析COVID-19疫情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提供有益的参考。为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风险。

陈艳萍桑英孙爱忠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一、简介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迄今为止,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COVID-19疫情已蔓延至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感染人数已超过400万。面对来势汹汹的COVID-19疫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一线医务人员勇敢应对,全国各地支援,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随后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然而,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各地严格疫情管控期间,餐饮、、旅游、航空运输、商场、批发零售等领域暂停营业。很多企业都在苦苦挣扎,尤其是中小企业,几乎都面临着复工复产。困难、资金链紧张、订单履行困难等题。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回望17年前,2003年非典爆发时,当时的企业也纷纷倒闭、亏损。但不同的是,与非典时期相比,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充足,GDP增速达到1006。但现在我们的经济增速还不到6,而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从当时的42增加到现在的539。这意味着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更加严重,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将更加困难,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非常重要。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像COVID-19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法提前预测,但企业能否通过加强内控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在危机发生时和危机发生后做出快速调整和应对?基于此,本文拟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分析企业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根据新型冠状病疫情对企业的影响提出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以期提供有益的参考。为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风险提供信息。参考。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及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

什么是企业内部控制?目前最权威的是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审计署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保监会2018年6月28日。所谓内部控制,是指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为实现控制目标而实施的过程。这一定义科学地界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有利于树立企业全面、全员、全过程的控制理念。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在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的基础上,最终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企业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还需要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五项原则。

应对疫情,加强企业内控建设的意义

众所周知,指导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规范性文件是《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化体系》,即2008年6月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2010年4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共21项配套指引,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21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1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1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形成,是我国企业继续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有效实施,有效推动了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步伐,有效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给企业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使企业转危为机、取得进步。化解危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全面提升。当前,在竞争日益激烈、疫情何时结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风险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范和控制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诸多风险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障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内部控制的作用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

1、健全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有效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企业决策者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有效地管理和经营企业,特别是想要及时了解疫情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有效应对,就必须掌握企业的各种信息。及时掌握信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并能利用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所获取信息尤其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健全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有效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为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数据支持。

2、健全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明确职责分工,采取不相适应的分工控制等手段,严格各项程序、制度、业务流程、审批程序、检查监管办法等顺利开展,针对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及时调整和应对,防止偏差,纠正错误缺点,防范经营风险,确保实现业务目标。

3、健全、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够维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企业的各类资产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健全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够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货币资金的收付、结余以及各类财产、物资的购买、接受、保管、使用、销售等进行有效的分工控制。并防止腐败、盗窃和滥用职权。因损坏、毁坏等违法行为造成资产损失的风险,确保企业所有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

4、健全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是企业内控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COVID-19疫情在全持续蔓延并对全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的情况下。疫情何时结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本质上,这需要企业重组现有业务流程,及时识别新型冠状病疫情可能给企业各业务环节带来的风险,分析风险程度,针对不同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应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新型冠状病疫情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

现有企业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尽管财政部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制定应急预案,识别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落实责任人员,规范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的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然而,很少有企业考虑过当遇到导致运营暂停的极端情况时,公司将面临哪些风险以及如何应对。接下来,本文将结合本次疫情,深入分析新型冠状病疫情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

COVID-19疫情对企业整体内控建设的影响

1COVID-19疫情加大了企业内控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风险。

企业的外部风险包括整个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竞争格局的变化、融资渠道的收窄、消费者习惯的变化等。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给外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的企业。首先,可能会导致企业所处的整个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的日常消费习惯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比如,春节期间本来就是消费的黄金周期。由于疫情影响,消费者居家隔离。他们的消费意愿由于时间和空间的而迅速下降,消费偏好也随之下降。消费者习惯从线下突然转向线上,对于那些原本只做线下业务的实体企业来说是致命的。其次,疫情影响导致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危机并存,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以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的企业所在的医疗用品行业为例。疫情发生后,市场对口罩的需求激增,大大增加了此类企业的销售机会。与此同时,其他行业的不少企业也感受到了发展机遇。比如,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很多上市车企已经开始转产口罩等,这势必会对原有口罩等生产企业造成威胁,从而加剧其所在的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格局也可能发生重大变化。最后,可能会收窄部分企业的融资渠道。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面临市场订单减少、生产经营成本高企、现金流短缺等重大困难。此外,员工工资、租金成本、贷款成本等固定成本并未降低,加大了企业经营效率的下行压力,进而导致部分企业现金流进一步紧张。但由于疫情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经济的担忧,市场投资意愿不强,疫情初期银行放贷意愿并不明确。这将使不少企业在复工复产初期融资状况依然困难。更加困难。总之,COVID-19疫情在全范围内的持续蔓延,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外部不确定性风险。

2由于复工复产时间的不确定性,COVID-19疫情加剧了企业人力资源短缺的风险。

如上所述,目前国内COVID-19疫情在两个多月内已得到有效控制。原因之一是全民居家隔离,全国各行各业都按下了暂停键。然而,COVID-19疫情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亮剑、居家隔离、企业停业都对疫情防控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给企业复工复产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疫情不严重地区可优先复工复产。对于企业来说,判断自己所在地区疫情的严重程度尤为重要。此外,当公司达到复工标准时,员工是否愿意返岗、能否返岗,都需要公司与员工进行沟通,这使得公司人力资源短缺的风险加大;而且,员工返岗后,还需办理更多手续才能返回公司;同时,户籍、居住、隔离时间等题仍然存在;他们的专业技能能否保持前一年的水平,复工后的防疫措施是否到位,一旦出现员工感染等题,这些都将给公司人力资源带来重大挑战。

COVID-19疫情对企业业务层面内控建设的影响

1COVID-19疫情的蔓延阻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导致企业供应链压力加大、租金等固定成本增加等经营风险。

由于COVID-19疫情在全蔓延,企业外部风险加大,加上员工复工复产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必然受到影响。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新华社5月8日报道称,截至目前,虽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已接近99%,但外贸企业订单恢复情况相对较差。由于消费端复苏相对缓慢以及海外疫情蔓延而滞后。复工未达产的情况仍然较多,导致需求恢复与生产恢复不同步。由于市场需求下降,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减少产量。产量减少将导致物资采购减少,这也会对上游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因此,很可能会导致整个行业上下游供应链受阻、承压。一方面企业经营效率下降,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尚未下降的固定成本。疫情期间,企业仍需照常支付员工基本工资、五险一金、厂房租金、贷款利息等,这将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调查显示,4780家企业面临市场订单减少的困境,2421家企业认为员工工资和五险一金支付压力较大。此外,还有近20家企业要解决高昂的租金成本。通过该主题的卷调查也显示,疫情下的企业面临市场订单减少、生产经营成本高、现金流短缺等诸多困难,可能阻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增加经营风险。

2COVID-19疫情蔓延可能导致企业面临现金流短缺,从而可能引发信用和债务风险。

如上所述,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面临市场订单减少、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现金流短缺等困难。此外,员工工资、租金成本、贷款利息等固定成本也有所增加。企业生产经营受到阻碍,资金得到释放。增速放缓,加上部分企业融资困难,加大了企业经营效率下行压力,进而导致部分企业现金流进一步紧张,最终导致企业面临现金流短缺的风险。由于企业现金流短缺,不少企业可能不得不取消现有采购订单、增加现有合同违约风险、无法按时支付贷款利息等,从而导致企业信用债务风险。在接受该主题卷调查的企业中,有3145家企业面临现金流短缺。此外,中小微企业受现金流短缺影响尤为严重。1415家企业认为违约风险上升,1792家企业认为偿还贷款和利率压力加大。

3COVID-19疫情蔓延导致企业可能无法实现全年营业收入目标的风险。

本篇文章为大家介绍的云顶财说新冠疫情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与对策,以及公司新冠疫情应急处置措施相应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