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关于从深度捆绑到单飞,钉钉与阿里云之间发生了什么?和疫情期间协同办公软件这样的话题吗,一直都是很多人想知道从深度捆绑到单飞,钉钉与阿里云之间发生了什么?的相关题,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界面新闻编辑|李静雅
界面新闻编辑|
阿里巴巴提出“云钉合一”战略近三年后,界面新闻近日获悉,钉钉将不再隶属于阿里云,将独立发展,组织架构回归阿里巴巴集团。
所谓“云钉融合”是时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在2020阿里云峰会上创造的新术语。本质上,是在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技术支撑下,将钉钉推到前端,对接具体场景,即将协同办公和基础设施打包交付给客户。当年9月,钉钉升级为钉钉事业部,并与阿里云全面整合。
阿里云当时的最终意图就是将钉钉作为自己的操作系统,连接到数字时代的罗马渡槽。“云钉合一”的诞生借鉴了Salesforce+slack和微软Azure云+团队的经典模式。
三年后,阿里云希望剥离钉钉。作为阿里巴巴新“1+6+N”体系中分离最彻底的部门,阿里云很快就进入了整顿周期。
业内人士此前向界面新闻表示,推出统一文大模型后,阿里云需要开发更全面的ToB解决方案,并与阿里巴巴全线产品进行整合。这一过程很可能引发进一步的组织架构调整。
此时此刻,“云”和“鼎”的选择符合各自的业绩和业务发展需要。
作为国内云计算的领军者,阿里云一直处于投入高、马太效应明显的行业。与钉钉合并后,阿里云的盈利表现受到钉钉成本高、盈利困难的拖累。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阿里云和钉钉双付费客户数量同比增长30%。然而,同年前两个季度,阿里云出现了增长停滞。
钉钉是典型的SaaS产品,而阿里云则专注于公有云市场。在技术实现上,SaaS与云计算并不紧密,实施捆绑销售存在诸多困难。一位B端软件巨头的销售代表曾向界面新闻表示,SaaS产品采购的决策者往往不是来自IT部门。他们很难听冗长的技术解释,不愿意更换主要的SaaS产品,对云服务不感兴趣。技术的捆绑引起了太多的兴趣。
“为了顺畅与阿里云的组织协同,钉钉需要对阿里云的销售团队进行培训,也需要与阿里云的销售团队协商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钉钉总裁叶军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描述了阿里云与钉钉整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界面新闻了解到,钉钉与阿里云的深度融合始终没有落地。八个月前,张建峰离开阿里云。此后,“云定尾融合”在阿里云乃至阿里巴巴内部被频繁提及。变得更低。在张勇的带领下,阿里云正在重新考虑自己在ToB市场的角色。
2020年,“云定融合”提出之年,受益于阿里云的输血,钉钉收获了大量优质付费客户资源;次年,在疫情催化下,国内在线办公软件行业加速发展,钉钉自身潜力进一步显现。吸引了好几个大客户,其中很多都是阿里云范围之外的,甚至还反馈给后者。进入2022年,经过七年的发展,钉钉月活跃用户超过1亿,最终成为阿里巴巴体系中第四大APP,仅次于淘宝、支付宝和高德。目前,钉钉拥有超过6亿用户,超过1500万付费日活跃用户,其中三分之一由2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贡献。
然而,商业化仍然是钉钉面临的最大题。据悉,占据国内协同办公市场头把交椅的钉钉付费群体仅占用户总数的25%左右,2021年我国办公软件付费率不足15%%。尽管阿里云渴望与钉钉捆绑销售,但对钉钉商业化的贡献却在减少。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作为一款toB规模的toC产品,钉钉被外界公认为具有很高的价值天花板,因为办公软件将是继大模型之后,效率提升最显着的应用。实施的。据多方消息称,投资者已经在询钉钉融资事宜。
从这一点来看,钉钉单打独斗也是情理之中。毕竟,在与钉钉整合的过程中,阿里云所期望的“1+1大于2”并没有真正实现。
但“云钉合一”捆绑并不会完全解除。据接近阿里巴巴的人士透露,钉钉独立后,阿里云与钉钉仍将保持密切的业务合作。
据Latepost报道,钉钉COO库伟将再次受约回归阿里云,其汇报对象也将由叶军变更为张勇。
8月22日,钉钉生态大会将在上海召开。届时,钉钉可能会透露更多的单独计划,比如在获取大客户的过程中如何处理与阿里云的关系,以及钉钉在大模式方面的差异。协作等等,将是贯穿这家“独立公司”下半年的核心题。程璐也对本文做出了贡献。
对于从深度捆绑到单飞,钉钉与阿里云之间发生了什么?和一些疫情期间协同办公软件这类的相关话题,本文已经做了详尽的讲解,谢谢诸位的支持!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