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穴位,每日一穴——天枢穴

有些网友都想知道关于每日一穴——天枢穴和一些天枢穴位相关话题,下面就让小编详细讲解吧!

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穴。具有理肠、升气、和胃、理气、健脾的作用。根据其穴位性质,西医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肠麻痹、菌痢等。消化不良、急性肠梗阻、便秘、月经不调、不孕、痛经、子宫内膜炎、腰痛等。

此穴最早见于《针灸经甲乙》“女子细胞痛,月水不及时止,天枢主之。”天,天空;枢轴,枢纽。肚脐的上半部分对应于天,肚脐的下半部分对应于大地。此穴位于肚脐旁,是上腹部和下腹部的分界线。它就像天地之间的枢纽。它就在人体之中,连接中焦。它负责两个燃烧器的升降。它是气进出的枢纽,故名。又称长溪、长谷、古门。

【位置】

位于腹部,水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如下图

图片来自梁繁荣、王华主编的中医教材《针灸》第四版。

【解剖学】

腹直肌及其鞘所在处,有第10肋间动、静脉的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的分支;第10肋间神经有分支;深层是小肠。

【针刺时针尖穿过组织】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壁

【选穴方法】

仰卧位。先找到肚脐中央,使其平齐,然后向外开2寸,选穴。

【主治疾病】

1、腹痛、腹胀、肠鸣、腹泻、便秘、痢疾等胃肠道疾病;

2.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操作方法】

笔直刺穿1至15英寸。可以用来艾灸。

【通用兼容性】

1、与巨虚、阑尾同用,治疗急性阑尾炎。

2、与巨虚、足三里合用,可治疗细菌性痢疾。

3、配沟、大肠枢、上巨虚、足三里可治疗肠炎、腹泻、便秘。

4、与中极、三阴交、太冲同用,治疗月经不调、痛经。

5、用下丸、气海治疗肾炎。

【日常保健】

天枢穴位于人体,通向中焦。它负责气的升降。它与胃肠道联系密切,对肠道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不仅能止泻,还能缓解便秘,是治疗肠道功能失调的重要穴位。是临床常用的保健穴位之一。具体方法用指尖按摩或手掌按摩,每次13分钟。

关于每日一穴——天枢穴和一些天枢穴位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本站。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