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家园全市数万网格员值守各小区门口防控疫情

现在给大家分享关于守护家园全市数万网格员值守各小区门口防控疫情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关于帮助小区防控疫情的题进行解释,现在开始吧!

国战,应召而至,战必胜。鼠年春节本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为了加强疫情防控,兰州市数万名基层网格员接到命令后,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响应号令。一些在外地或探亲的干部家属也及时返回兰州。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穿上格子军装,奔赴前线。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市民安心“宅”在家里,减少疫情的传播。

他们是星空下帐篷里的守夜人

面对疫情在全国范围内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城关区全面细化综合防控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一顶顶帐篷、日夜24小时守护,为辖区群众安全撑起“防护伞”。

连日来,白银路街道在辖区外17个露天检查站搭起了帐篷,嘉峪关路街道为辖区5栋“三不管”建筑和庭院搭建了活动板房,团结新村街道设置了活动板房。增设10个检查点,全面开展联防联控工作。……城关区街道正在与时间赛跑,与病赛跑,全力消除疫情防控空白点。与此同时,区属单位抽调的200名合同工迅速反应,身穿“红背心”奔赴工作岗位,开启新一轮24小时全覆盖的疫情防控工作。

2月10日凌晨4时许,白银路街道片区各类建筑、庭院交叉口前的帐篷被点点灯光照亮。这个时候,气温已经是最低点了。驻守在各个返程劝说点的工作人员都穿着军大衣坚守岗位。在这一点上。虽然已是深夜,但只要有人、有车辆进出,所有工作人员仍然严格执行“五制服”制度,严格盘每一位进出人员,登记个人身份信息,盘每一位进出人员车辆、登记车辆信息和驾驶员个人身份信息、体温测量、车辆消……面对疫情,城关区各街道、社区党员纷纷求助。各街道单位落实“在职党员进社区”,分批选拔党员、志愿者有效守住人民生命健康最后“防线”。

火车站街红二村社区居民张小青也自愿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特意要求社区为他安排夜班,并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人员登记、劝返、车辆消等工作。张晓庆说,自己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当国家遇到困难时,他必须“若有战事,召回他”。

他们是“不顾亲人”的看门人

2月10日,在七里河区天河园社区,一名市民欲进入小区找朋友,但被拒绝。社区严格落实居民出行要求,控制进出小区的车辆,对随车出行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在安宁区银滩雅园小区,值班人员严格执行车辆进出登记和测温,落实凭证进出要求。为了避免用笔登记时交叉感染,社区采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登记业主信息。同时,物业安排专人处理小区内观察人员的生活垃圾,清洁消后定点收集。区环卫部门安排专车进行运输、销毁。

2月7日,兰州市新型冠状病肺炎(COVID-19)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管理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物业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从源头上阻断疫情在居民小区的传播。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月8日是全市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的第一天。事实上,此前不少社区就已经开启了“不顾亲人”的管理方式。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所在单位经常加班到晚上10点多,回家后就被社区警卫拒之门外,理由是无法进入没有‘护照’的社区。”前几天,家住西固区富丽路街道某小区的张老师遇到了一件突发事件。由于疫情防控,他被保安挡在自己居住了十几年的家中。无论他如何与保安争执,保安都不让他进入小区。最后,经过街道社区和小区物业的协调,他终于住进了房子。

疫情发生以来,随着西固区防控工作不断加强,所有居民小区均实行封闭管理。所有进出业主必须配合保安完成消、测温,符合标准后方可进入小区。如果不是小区居民或者没有“护照”的业主,原则上不准进入。因此,出现了上述社区保安“不顾亲人”的现象。

他们是关爱居家隔离的人们

“呆在家里是最安全的保护。”对于居家隔离的人们来说,虽然大门紧闭,但他们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怀、理解和包容。“吴老师您好!您需要的生活用品我们已经买好了,放在您家门口,请您出来领取,祝您健康平安。”疫情发生以来,兰州新区虹、栖霞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多次表示,要为辖区内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爱心服务”。根据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需求,社区每天安排专人前往市场采购居家隔离户所需的各种生活用品,并提供上门代购服务,让居家隔离人员人们可以安心在家度过隔离期。

“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注意人身安全!”“你们很体贴,我们感到很温暖!”这是社区工作人员与辖区居民在微信群中的互动聊天,体现了社区工作人员对居家隔离户的关心,也表达了居家隔离户对疫情期间一线工作人员辛勤付出的感谢。一声亲切的候、一个善意的微笑,让居家隔离的人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为他们架起了隔离的“心连心的桥梁”。

全市各地,一些居民还自愿参与到各自社区防疫点倡导退工作,并与街道社区合作,为残疾人、独居老人、老人等特殊需求群体提供帮助。辖区内低保对象、城乡扶养人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向辖区低收入户发放医用口罩,普及防护知识,督促困难群体做好健康监测。为社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日常护理帮助,采购和运送生活必需品和防护物资,帮助消消,做好社区防护。

牛肉面热元宵温暖防疫人员

为抗击疫情、管控辖区进出口,社区工作人员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很多人只能靠方便面和零食充饥。这个时候,一碗牛肉面就变得值了。

2月9日,西固区富里路街道辖区一家牛肉面店的厨房里热火朝天,全副武装的拉面师傅在灶前忙碌着。这家面馆复工了吗?许多居民驻足向面馆内张望。但事实是,面店还没有完全恢复营业,只有少数员工在值班。他们只为社区、环卫、包装单位的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免费午餐。这份爱心将一直奉献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就是为了让这些连续值班、不能回家的一线人员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山丹街道社区书记魏志强说“我们的工作很平凡,但得到了辖区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这是更好前进的动力。”疫情防控期间,这样暖心的事情还有不少。

2月9日凌晨,城关区草场街社区西院的一名居民端着热气腾腾的元宵和牛奶来到楼口监控点,向值班人员表示感谢,“元宵刚煮好,是我们的,请趁热吃。你们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们都看到了,非常感谢你们,谢谢你们的辛苦。”

2月9日寒冷的夜晚,城关区渝中街上,一群身穿军大衣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外面太冷了,你们都坚持了一整天了,进来喝口热水暖暖身子吧。”虽然打不开,但渝中街市场沙场巷刺刀点旁的一家牛肉面店老板还是开门了。为了让工作人员能够进入店内休息。店内玻璃上贴着“众志成城,共同抗疫,为防疫人员提供24小时休息”的字样。他说,生意可以慢慢做,生命和健康最重要。“我也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贡献一点点力量。”在这里休息的工作人员面面相觑,笑着说道“等疫情结束了,我一定去你们家吃碗牛肉!”

兰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赵宇欣滕晓红文/图

关注守护家园全市数万网格员值守各小区门口防控疫情和一些关于帮助小区防控疫情的话题,本文详细的解了,希望大家喜欢!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