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电风能加码海上风电布局抢占海上市场

有些人想知道湘电风能加码海上风电布局抢占海上市场和纳沙莫兰蒂台风的题,但是又不知道真假,小编为你详细的解说吧!

【有线网讯】今年,海上风电进入建设“爆发期”。随着政策利好频出,风电设备和海工设备价格进入下行趋势,看到积极预期的整机制造商纷纷抢占海工市场。在此背景下,湘电风能也走上了快速扩张之路。

“海上风电面临最好的发展前景。”湘电风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月志表示,他认为海上风电发展从当年的小批量到如今的全面推进,主要受益于海上风电的发展。从三个因素来看

首先,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风电企业技术已经成熟,而海上风电发展最关键的就是保证风机的可靠性。二是我国大兆瓦风电机组由进口大件转向国产化。海上风电建设成本逐步下降,助推了海上风电的发展。第三,随着陆上风电场越来越少,海上风电已经领先于风电产业。“十三五”期间,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将重点推进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份海上风电建设。到2020年,四省海上风电建设规模将达到100万千瓦以上。积极推进天津、河北、上海、海南等省海上风电建设,探索推进辽宁、山东、广西等省海上风电项目。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建设规模将达到1000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以上。

陈悦智表示,未来湘电风能将在浙江、山东、辽宁等地进行战略布局,“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战略投资”。

位于福建鸬鹚岛东北约15海里的平海湾海面上,一排排扇子挺拔而立,扇叶随风而动。这是我国首个商业化海上风电场——湘电风能平海湾一期50MW海上风电项目的场景。

加大海上风电布局的湘电风能,历时近两年,已取得阶段性成果。10月28日,这个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市场商业化启动的项目,自1月26日湘电风能首台机组并网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286亿千瓦时2016年,投产当年累计发电量达到1124648万千瓦时,提前38天完成业主7620万千瓦时的年度目标。2017年累计发电量达到174亿千瓦时,提前65天实现发电目标。年发电量预计达22亿度。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经历了“尼伯特”、“莫兰蒂”、“卡秋”、“尼达”、“娜莎”等超强台风的考验。

平海湾是我国第一个商业化海上风电场。资料显示,2015年,湘电风能中标福建中民能源福建莆田平海湾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当年11月,首台5兆瓦海上风机吊装进入调试阶段。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湘电风能共安装10台XE128-5000大功率海上风机,每年可提供19亿千瓦时清洁电力。

与陆上风电相比,我国海上风电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更多的行业技术难题和天价的运维成本。可靠性已成为海上风电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出海”不仅需要噱头和承诺,更需要实际的“实践”。对于谨慎发展海上风电的人来说,平海湾一期项目或许可以提供经验。

由于海上施工条件恶劣,除了高品质外,整机制造商还致力于将风力发电机做得尽可能强大,并减少机组数量,以降低风电场投资成本。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正在逐步取代由陆上机组过渡的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目前,我国已经能够生产5兆瓦、6兆瓦的大容量风电建设,未来风电将向更大兆瓦单机功率发展。”陈月之说道。

针对大型风电机组的政策频繁出台。2017年1月25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强调,3MW以上海上风机配套的各类发电机、轴承、风电叶片等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重点产品。2017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加快发展5兆瓦级大功率海上风电设备,6兆瓦及以上。

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的《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提出,要规范5-6MW等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安装,实现机组运行维护智能化。

另外,根据《“十三五”电力科技重大技术方向研究报告》,到2020年,我国将具备8兆瓦及以上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制造能力,还将突破海上风电建设和并网运行关键技术。

本文主要是解一些湘电风能加码海上风电布局抢占海上市场的相关知识,其中也对纳沙莫兰蒂台风的题进行了一些详尽的解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