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对于7小时采样1500多人次!坚守在核酸检测点的张若琳再苦再累也阻挡不了我们和疫情期间穿尿不湿这样的热门话题,想必都是很想知道的,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9月10日恰逢中秋佳节,也是芝罘区全体员工进行核酸检测的日子。
4:30早上,天刚蒙蒙亮,芝罘区同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张若琳就已经在穿衣、洗漱了。这是所有参与核酸检测工作人员的警醒时间。简单洗漱后,张若琳从上矿西路的家中骑车前往鸿润华府检测点。她熟练地穿上防护服,处理好医院感染。早上5点30分,她开始使用小区配备的扫码器进行工作。一天的核酸采样工作。
7小时内对1500多人进行了采样
小编看到,这个核酸检测点的工作空间并不大,门口只摆了三张桌子。接受核酸检测的居民早早就在外面广场上排队。张若琳迅速进入工作模式,用酒精给双手消,拿出咽拭子,举手采样。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8秒。她说,这种流水线机械动作要持续到下午1点30分,一个人要取样1500多次。对所有员工进行核酸检测后,不仅坐着会腰酸背痛,手臂也会累得抬不起来。
由于防护装备的阻挡,张若琳和扫码员彼此的相貌都有些陌生,但经过反复的磨合,很快彼此就形成了默契。
“请佩戴口罩,保持一米距离,先扫码,再进行核酸检测。”现场工作人员不断提醒前来做核酸检测的居民。不到半个小时,张若琳的防护面罩就因“呼吸”而变得模糊。
每次取样都不敢吃喝
36岁的张若琳是一名中医。2019年,她来到芝罘区同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担任社区医生。自2021年8月芝罘区启动全国首轮核酸检测以来,张若琳就参与其中。疫情最严重时期,她在检测点不间断工作了30多个小时。与其他医护人员轮流参与核酸采集、样本核查、交接转运、现场防护等工作。
“我看到半夜检测点像白天一样吵闹,经常忙到凌晨三四点。尤其是三伏天,我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坐在采样点一待就是半天。”七八个小时,湿热难忍,那种感觉真是难受。”忙碌了一上午,张若琳已经累得说不出话来。
“你很难过节,你真的穿尿布了吗?”一名采样完毕的老者好奇的向张若琳道。张若琳笑着回“阿姨,尿布不能用,穿上防护服后就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我虽然起得很早,但早上几乎不吃东西,这么多人都在排队。”我在等,我没时间去洗手间。”听了张若琳的话,老人悲伤地摇了摇头。
有时我一天要爬三十或四十栋大楼
疫情期间,张若琳不仅每周去固定检测点采样,还在家里采样。“去年8月份疫情严重的时候,我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天最多走30、40栋楼,平均每天走2.2万步,累得连抬都抬不起来。”我的腿。”张若琳告诉小编,“都说人们最熟悉的地方是住处1公里以内,但我最熟悉的地方却是我家的采样区,芝罘岛的每一个老门牌,每一个隐藏的阁楼”,甚至山顶的废弃房屋、工地渔船,我都差不多熟悉了。”今年3月份疫情紧张时,没有电梯的大团小区上门检查数量一度超过200户。又恰逢管道施工和地面开挖,车辆通行困难。张若琳和同伴只能步行进屋。
“我不断地爬上爬下,有时累得什至不想向前迈出一步。”张若琳说,“但一想到自己和自己的努力能够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我就觉得无论多辛苦、多累,都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于是我就和同伴们喊着口号爬了上去。”
不仅如此,因为一些在家隔离的人心情焦躁、烦躁,常常将不好的情绪发泄到来家里采集样本的工作人员身上。“这让我们感到委屈,但转念一想,我们理解他们,也就释然了。””张若琳说道。
22000步是张若琳疫情期间的日均步数,4小时50分钟是她日均睡眠时间。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是居家隔离人员一一被释放的消息。她用心守护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她觉得所有的辛苦和劳累都是值得的。
YMG全媒体编辑李俊岭
责任
审稿人王鹏静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信息公共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编号jrtt
对于7小时采样1500多人次!坚守在核酸检测点的张若琳再苦再累也阻挡不了我们和一些关于疫情期间穿尿不湿相关题,本文都有做详细解,希望对广大网友有所帮助。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