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想知道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形势2022年(秋季)报告关于一些新西兰8月底什么天气预报的题,本篇文章都有详细的解,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2年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形势报告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贸易预警与救助专家委员会
2022年10月
概括
2022年以来,全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拉尼娜等极端天气加深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月份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全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加剧。大宗农产品价格经历过山车震荡。逆全化浪潮的兴起推高了粮食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了全粮食贸易的脆弱性,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当前,我们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趋势。首先,全粮食失衡危机。今年以来,多个主产国遭遇旱涝灾害,全粮食供需平衡趋紧。疫情、冲突、金融、能源、物流等因素综合影响,扰乱了全粮食市场分配机制。二是粮价剧烈波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价格指数自2021年1月以来大幅上涨,自今年3月创历史新高后已连续六个月下降。但各国粮食价格通胀依然较高,市场价格远未恢复正常。第三,中国农产品贸易面临格局重塑。前三季度,除大米、牛肉进口快速增长外,我国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糖、肉类、奶类进口均大幅下降,进口来源地格局发生明显变化。
大米2021/22年度全大米产量创历史新高,供需总体宽松。受主产国干旱和洪水影响,预计2022/23年度稻米产量将减少。前三季度,大米价格总体上涨,期间小幅波动。后期价格受美元汇率和主要生产国出口影响。大米价格上涨空间有限,甚至可能小幅下跌。由于国内饲料和工业大米需求旺盛,前三季度我国大米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创历史同期新高。预计第四季度大米进口需求将保持强劲,但印度大米出口可能导致进口增长放缓。
小麦前三季度全小麦供应持续宽松,主产国小麦长势良好。2022/23年消费和贸易量将小幅下降,库存增加。小麦价格经历了快速上涨、高位波动、震荡调整三个阶段。目前价格已经恢复到年初的水平。后期,受种植成本高企、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预计小麦价格将维持高位。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小麦6622万吨,同比下降128%。预计后期进口将保持稳定,全年进口规模较上年有所减少,或可能达到750万吨左右的高位。四季度全小麦供应有保障,但仍需警惕极端天气和地区冲突的持续影响。
玉米2021/22年度全玉米产量创历史新高。但受前期极端高温和干旱影响,今年秋季玉米产量受到影响。预计2022/23年全产量同比下降4%,导致供应关系进一步收紧。前三季度玉米价格大幅波动。4月份,受地缘政治冲突影响,玉米价格强劲上涨,创2012年以来新高。6月份,美联储意外加息加上玉米种植面积数据为负,导致玉米价格加速下跌至乌克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7月份欧盟和美国高温干燥天气导致产量预期下降,玉米价格反弹。未来俄罗斯、乌克兰局势仍存在不确定性,导致玉米供应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预计2023年玉米价格将维持高位震荡。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玉米18463万吨,同比下降259%。预计全年进口量同比下降20-25%。随着饲料粮需求回升,预计2023年进口量将同比增加。
大豆2021/22年度全大豆产量将减少3%左右,短期供需将保持紧平衡。预计2022/23年度大豆产量再创新高,长期供需形势乐观。上半年,大豆价格创近十年来新高,短期内仍将维持高位震荡。受美联储加息和大豆供需宽松影响,预计价格将震荡下行。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大豆69047万吨,同比下降67%。考虑到国内生猪养殖和饲料消费拉动大豆压榨量增加,预计四季度中下旬大豆进口量将逐步回升,但全年进口量仍将较上年有所减少,且进口量仍将减少。2023年将较今年大幅增长。
棉花2021/22年度全棉花供需基本平衡。但由于乌克兰危机外溢以及高通胀导致棉纺织品消费疲软,前三季度全棉价先涨后跌,四季度仍有下跌空间。2022/23年度,受全棉花供需宽松、经济增长放缓、欧美抗通胀等因素影响,预计2023年棉价仍将面临下行压力。国内消费疲软和棉花价格明显高于国内价格,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口棉花1449万吨,同比下降117%。预计全年棉花进口量将下降至18-210万吨。2023年棉花进口受多种因素影响。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食用植物油多重因素导致2021/22年度全植物油供需紧张,全贸易量大幅下降。预计2022/23年主要油品产量将有所增加,紧平衡局面有望得到一定缓解。价格整体呈现高位增长并创出历史新高。近期主要成品油价格大幅下跌,预计将继续震荡下行。前三季度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大幅下降。四季度进口补库存动力有所增强,但难以恢复高位。预计全年进口量将下降30%。
食糖2021/22年度全食糖供需形势将持续偏紧,全贸易量小幅增长。由于产量增幅超过消费增幅,预计2022/23年度供应将变得宽松。前三季度,原糖价格先跌后涨,再跌,在每磅175-205美分高位波动,均价每磅189美分,同比年增长77%。预计2022/23年价格将在每磅155-155美分之间。185美分区间波动。由于配额外进口利润持续为负,前三季度我国共进口食糖3503万吨,同比下降87%。由于国内进入食糖生产季节,结转库存水平较高,预计四季度进口量将减少。预计2022/23年度供应过剩,加上对多国宏观经济衰退的担忧,将对2023年糖价构成压力。在当前进口政策下,2023年进口量可能会增加。
猪肉前三季度欧美等主要生产国猪肉产量下降。不过,中国产量的增加导致全猪肉产量略有增加。2022年,全猪肉产量将小幅增长,贸易量将下降。预计2023年猪肉产量将保持增长,但贸易量将继续减少。受乌克兰危机、能源价格、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触底反弹,基本呈现持续上涨趋势。预计后期将高位震荡,2023年缺乏继续上涨支撑。前三季度我国猪肉进口持续低位,进口规模萎缩50%以上。预计2023年进口量将继续下降。
牛羊肉2022年全牛羊肉供需形势将持续偏紧,贸易增长较快。多重因素扰动粮食价格和畜牧养殖成本,其中汇率影响较大。牛肉价格居高不下,羊肉价格由升转降。预计四季度及2023年牛羊肉价格将继续下跌。前三季度我国进口牛肉1943万吨,同比增长118%;羊肉273万吨,下降178%,总体低于去年同期。
乳制品受牧草生产不利天气条件、能源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预计2022年全主要产区牛奶产量同比下降0.5%。全供应紧张,牛奶产量下降预计2023年将恢复。受乌克兰危机、全贸易活动增长放缓,特别是中国进口需求大幅下降影响,前三季度乳制品价格先涨后跌。四季度仍有下降空间,全年处于历史高位。预计2023年将维持高位下降趋势。我国乳制品进口量同比连续9个月下降,且降幅还在继续扩大。由于2024年新西兰乳制品进口特殊保障机制将取消,预计四季度进口量将增加,全年进口量预计同比下降15-20%。2023年,进口将同比转正。
目录
1.米饭……………………………………………………1
2.小麦……………………………………………………3
3.玉米……………………………………………………5
4.大豆……………………………………………………7
5.棉………………………………………………10
6.食用植物油…………………………………………13
7.糖……………………………………………………16
8.猪肉………………………………………………19
9.牛羊肉…………………………………………22
10.乳制品…………………………………………24
11、部分农产品国内价格变化………………26
12.2022年1月至9月中国部分农产品分国别进口情况.28
米
一、农业形势
2021/22年度,全稻米产量创历史新高,供需总体宽松。受主产国干旱和洪水影响,预计2022/23年度稻米产量将减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最新预测显示,2021/22年度全稻米产量为525亿吨,同比增长14%,消费量为522亿吨,同比增长23%。同比%,期末库存率为379,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由于主产国严重干旱或洪涝,预计2022/23年度全稻米产量为513亿吨,比2021年历史高位低24%,但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测下调2022/23年度全稻米产量至505亿吨,同比减少20%,为2015/16年度以来首次下降。受今年夏季干旱或严重洪涝等不利天气条件影响,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稻米产量预计将减少,全稻米期末库存预计将降至过去五年来的最低水平。
2、价格及判断
前三季度,大米价格大幅波动、上涨。后期受美元汇率和主要生产国出口影响,价格可能继续震荡小幅下跌。2022年前三季度,大米价格总体呈现“上涨下跌上涨”的剧烈波动。1-5月,在小麦价格飙升的带动下,大米价格持续上涨。6月至7月,亚洲主要出口国新米密集上市,导致价格下跌。8月至9月,巴基斯坦严重洪灾导致潜在减产,泰国和越南计划联合提价。之后,大米价格强劲反弹。作为全最大的稻米出口国,印度稻米主产区今年夏季遭遇高温干旱。预计稻米产量将减少7至8百万吨。此外,其国内通胀率已连续8个月超过6。为遏制国内大米价格上涨,印度9月9日实施大米出口,大米价格依然坚挺。9月份,大米价格达到每吨427美元,环比上涨17%,同比上涨89%。后期,随着全大米产量和库存双双下降,消费量创历史新高,印度碎米出口禁令影响显现,大米价格持续上涨。不过,随着美元持续升值以及主要生产国出口政策的不确定性,大米价格或将小幅下跌。
三、进口形势及趋势
国内需求增加,前三季度我国大米进口数量和金额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受国内外大米价差以及饲养加工碎米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我国大米进口保持稳定增长。累计进口大米5048万吨,同比增加407吨,进口自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缅甸。其中,泰国进口总量占比95%以上。其中,印度仍是我国第一大米进口来源国,前三季度进口总量2042万吨。总体来看,国内外价差不断缩小,工业用和饲料用碎米消费量不断增加。预计第四季度大米进口量仍将保持高位,但印度大米出口可能导致进口增速放缓。
小麦
一、农业形势
前三季度全小麦供应持续宽松,主产国小麦长势良好。预计2022/23年度供应宽松将持续,消费和贸易量小幅下降,库存增加。2021/22年度,全小麦产量779亿吨,同比增长0.6%,消费量775亿吨,同比增长17%,贸易量196亿吨,同比增长17%。同比增长34%,期末库存293亿吨,同比增长0.7%,库存消费比37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澳大利亚、欧盟、乌克兰等地的增产弥补了加拿大、俄罗斯、美国因干旱造成的减产。三季度以来,气候变化、地区冲突等不确定因素综合影响开始显现。预计2022/23年度全小麦产量787亿吨,同比增长10%,消费量774亿吨,同比下降01%,贸易量192亿吨,同比下降19%,期末库存3亿吨,同比增长32%。384人,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具体来说,澳大利亚和欧盟产量增加,俄罗斯产量创历史新高;小麦饲喂减少,消费量将低于上年;乌克兰、阿根廷、印度出口减少,中国、伊朗、哈萨克斯坦采购减少,导致全小麦贸易水平下降;俄罗斯库存增加进一步提振全库存预期。
2、价格及判断
前三季度,全小麦价格经历了快速上涨、高位波动和波动回调三个阶段,后期仍将维持高位运行。年初,连续两年的拉尼娜现象引发小麦市场供应紧张,支撑小麦价格高位运行。截至今年2月,同比增幅连续10个月超过30%;2月24日乌克兰危机爆发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价格大幅下跌。上升通道日均涨幅为63。3月3日至7日,收盘价连续三个交易日突破2008年每蒲式耳1,280美分的高点,最高达到14,251美分。3月中旬至5月下旬,受乌克兰持续危机、主产国出口以及印度、法国等主产区干旱影响,CBOT小麦价格在900至1300美分/蒲式耳之间高位波动。5月下旬以来,受北半新麦丰收、市场供给增加等因素影响,小麦价格支撑因素有所减少。与此同时,美国
本篇文章详细解了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形势2022年(秋季)报告这样类型的题和一些新西兰8月底什么天气预报相关的信息,希望对诸位有所帮助!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