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都想知道京津冀这轮强降雨为何如此极端?气象专家详解和一些天空为什么下雨水多的相关题,那么下面让小编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7月29日以来,京津冀地区遭遇特强降雨。多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单日降水量已突破历史极值。河北累计降雨量甚至超过1000毫米。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本轮京津冀强降雨如此极端?
京津冀多地降雨量破历史极值
据中央气象台实时监测,7月29日以来,北京、河北中南部、天津北部等地陆续遭遇暴雨或大暴雨,多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单日降水量超标。站已突破历史极限。其中,河北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北京昌平、门头沟等地累计降雨量已达600毫米以上。最大累计降雨量出现在河北赵庄、梁家庄、临城、邢台等地。截至今日8时,当地累计降雨量已超过1000毫米。
特强降雨导致北京、河北多地发生山洪、山体滑坡、中小河流洪水等灾害。河北房山、门头沟、涿州等地出现内涝。海河流域子牙河、永定河、大清河发生多起洪水。
两场台风都提供了水源,高压水坝和地形隆起共同造成强降雨。
从近三天全国降水图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国强降雨中心。为何这次降雨量如此之大?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晓表示“这是强烈的副热带高压、丰富的水汽和太行山山前动力抬升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各通道内的水汽状况。这次降雨,除了今年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南风暖湿气流外,还有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里”余环流带来的体内水汽。台风“卡”由东南部“怒”带来的水汽聚集在华北地区,为特大暴雨的发生提供了非常强的水汽条件。
其次,从环流形势看,台风“杜苏里”余环流北移时,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打开,形成高压坝并长期维持,阻挡了“杜苏里”环流的前进路线来自东侧和北侧。导致“杜苏里”环流主体的水汽和西南、东南方向的水汽不断聚集,就像一座不断蓄水的“大坝”。
最后,还有地形的影响。华北地区大量水汽聚集,在低空东南风的影响下,在太行山前部上升并引发降雨,导致更多积在“坝”里的水洒在前方。太行山。因此,位于太行山东侧的邢台、石家庄东部至保定及北京房山、门头沟地区成为受本次降水过程影响的核心区域。
此外,在降雨最关键时期,京津冀山区局部形成“列车效应”。此次强降雨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较大。胡晓解释说,所谓“火车效应”是一系列对流云相继影响同一个地方,就像火车的不同车厢依次经过同一条轨道,导致强降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离线状态。很久。
此次极端降水过程中,台风“杜苏里”余环流北移是重要原因之一。历史上,北京曾多次受到台风及其低压减弱的影响,造成强降雨。例如,2017年第10号台风“海棠”和2018年第10号台风“安比”都给北京带来了100毫米以上的最大降雨量。此前,1956年第12号台风“文黛”曾造成最大降雨量。降雨量超过400毫米。
降雨减弱并不意味着危险离我们很远。北京、河北仍处于地质灾害危险期。
据预报,今天起京津冀地区降雨明显减弱,但河北中西部山区及河北北部、北京、天津等地部分地区仍有中到大雨。河北北部、北京西部山区可能仍有降雨。有零星大雨。
虽然降雨减弱,但地质灾害发生具有滞后性,特别是北京西部和北部、河北西部等累计降雨量较大的地区。目前仍处于地质灾害危险期。未来两到三周,建议公众尽量避免进入山区。远离地质灾害。
雨后山路容易发生落石。请避免停留在陡峭的岩壁或凸形岩石下。当灾难发生时,迅速向塌方体两侧逃生。房屋前后的土壤突然隆起,可能会出现局部山体滑坡或裂缝。当出现渗水时,警惕滑坡灾害,迅速向滑坡方向两侧逃生;当地面出现环形裂缝、地势凹陷或地表水快速渗漏、建筑物倾斜开裂时,必须迅速远离沉降区。
本篇对于京津冀这轮强降雨为何如此极端?气象专家详解和天空为什么下雨水多的题解完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No Comment